第1手醫療研究成果,神經醫學與腦醫學的新觀念全覽
第1本結合「病患」、「醫療研究」、「臨床經驗」3大觀點
全面認識「腦創傷」的專書!
透過專業解析,帶你認識最常見,卻最容易被忽視的「腦創傷」,
聰明辨識健康警訊,不錯過任何黃金治療與診斷時機!
腦創傷的發生率超過中風和癌症
一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碰到的健康威脅
● 在臺灣,高達七成的腦創傷患者因機車事故引起
● 每年超過一萬五千人在步行時因交通事故而受傷
● 65歲以上的老人,每6人就有1人在一年內有跌倒撞傷的經驗
● 年長者跌倒有50%機率撞擊到頭部,造成腦創傷
輕度腦創傷,因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被忽略,但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研究中心十幾年的研究發現,這個小小的腦創傷,有可能逐漸衍生出各種後遺症,造成生活上的諸多困擾,其實才是大大的問題。從一部真實的美國電影《震盪效應》(Concussion)談起,討論美式足球運動員長年碰撞頭部造成永久性的傷害,許多明星球員退役後飽受病痛折磨;到臺灣的現況分析,以及第一線碰到的真實案例,再再提醒:腦創傷,離我們並不遙遠。輕度腦創傷,一點也不「輕度」。
── 專家解析多起「腦創傷」案例 掌握認識醫療黃金時機 ──
一場車禍意外 讓律師不得不放慢腳步
夜半夢遊傷到頭 導致記憶衰退
兩度腦傷 幹練職場女性失去超強記憶力
中年壯漢兩次被打傷頭 導致暈眩不已
腦組織就像脆弱的豆腐,一旦受到衝擊,就一定會受傷。有人因車禍,讓職業生涯因此受到衝擊;有人因為腦受傷了,出現記憶力、注意力減退,甚至浮現情緒障礙,更有人隨著年齡增長,出現了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等退化性神經病變的現象。但過去全球醫界在這領域的研究不多,大多數病患因缺少積極有效的藥物或治療方法,一輩子為此困擾。
臺北醫學大學體系是國內最早投入輕度腦創傷研究領域的醫療學術機構之一,十五年來投入大量時間與人力積極研究,幫助長期為腦創傷所困擾的病患帶來一線光明。唯有及早檢測,才能延緩腦創傷引發退化性神經病變的病程。
除了及早檢測之外,腦創傷的治療也開啟新頁,從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退化性神經病變的治療趨勢;從老藥新用到新藥研發,都可以看到治療腦創傷後遺症的未來希望。
預防勝於治療,千萬不要輕忽腦創傷,從居家到學校,從嬰幼兒到老人,打造一個安全無虞的環境,才能永保健康樂活。透過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研究中心所研究開發出來的篩檢方式及治療方法,可造福病人遠離病痛困擾,重新擁有健康生活!
本書特色
① 全書附有【延伸閱讀單元】,全面認識腦創傷的病症和臨床治療樣貌!
② 本書【附錄】介紹「腦創傷」重要醫學研究進程與成果的年代列表,長期投入將為「腦創傷」病患帶來曙光,並且為整體社會帶來的深遠影響。
專文推薦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陳瑞杰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吳麥斯
國科會副主委 陳儀莊
蔣永孝 / 總策劃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杜蘭大學醫務管理碩士,美國印地安大學醫用神經生物學博士,現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暨臺北醫學大學校級神經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個知識淵博、醫術精湛的神經外科醫師,更是個謙謙君子,堅毅的眼神背後,有著一顆溫暖的心,常可抹去病患的滿臉愁容,讓他們充滿信心地迎向醫療處置。
他,一位術德兼備的醫者。
臺北醫學大學16位腦創傷專家聯手解答
張文昌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邱文達 前衛生福利部部長、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蔡行瀚 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王家儀 臺北醫學大學校級神經醫學研究中心執行長、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
蔣永孝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臺北醫學大學校級神經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醫學系外科學科教授
陳震宇 臺北醫學大學腦意識創新轉譯中心主任、醫學系放射線學科特聘教授
胡朝榮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副院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醫學系神經學科教授
李信謙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學科副教授
李宜釗 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主任、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教授
吳忠哲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外科學科副教授
陳凱筠 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教授
周思怡 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教授
廖國興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外科學科助理教授
林立峯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物...
【第一部】不容忽視的輕度腦創傷
每個人一生中,頭難免撞過幾次,你也許覺得沒什麼,
但在漫長歲月裡,那些小小的撞擊,
可能會慢慢變化,最後成了大問題。
到了那一天,一切都晚了!
【第一章】電影《震盪效應》背後的真相
【第二章】腦創傷就算輕度也很傷
【第三章】認識腦創傷的分類、症狀和後遺症
【第四章】北醫大致力投入腦創傷研究
〔延伸閱讀〕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延伸閱讀〕濤蛋白
〔延伸閱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第二部】撞到頭就可能有腦創傷
輕度腦創傷是怎麼發生的?
對後續的生活和工作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透過四位腦創傷患者的現身說法,
讓我們瞭解:輕度腦創傷雖輕猶重,不容忽視。
【第五章】輕度腦創傷個案一:車禍意外讓律師不得不放慢腳步
【第六章】輕度腦創傷個案二:夜半夢遊傷到頭導致記憶衰退
【第七章】輕度腦創傷個案三:兩度腦傷讓年輕女子流失超強記憶力
【第八章】輕度腦創傷個案四:中年壯漢兩次被打傷頭導致眩暈不止
〔延伸閱讀〕苯二氮平類安眠藥
〔延伸閱讀〕腦機介面
【第三部】大腦為什麼失序
大腦是極為精密的組織,一旦受到撞擊,
海馬迴的神經傳遞訊號中斷,就會導致記憶力下降;
當神經傳導出現障礙,也很容易睡不好,
而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憂鬱等情緒問題。
如果大腦神經系統受傷了,該怎麼辦?有哪些修復的方法?
【第九章】腦創傷為何會導致記憶力衰退
【第十章】腦創傷與焦慮、憂鬱和睡眠障礙的關連
【第十一章】腦神經的保護與自我修復
〔延伸閱讀〕海馬迴
〔延伸閱讀〕皮質
〔延伸閱讀〕趨化因子配體5(CCL5)
〔延伸閱讀〕細胞激素
〔延伸閱讀〕褪黑激素
〔延伸閱讀〕血清素
〔延伸閱讀〕γ-胺基丁酸(GABA)
〔延伸閱讀〕食慾素
〔延伸閱讀〕血腦屏障
【第四部】及早檢測延緩腦創傷引發神經病變
為了避免小小的腦創傷,未來演變成大問題,
透過血液檢測,預測未來出現暈眩、睡眠障礙及記憶力下降的機率;
透過心律檢測,瞭解自律神經系統是否異常;
透過腦部皮質掃描,找出腦部細微的變化,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是王道。
【第十二章】從血液瞭解你的大腦:IGF-1和BMX生物標記
【第十三章】從心跳瞭解你的大腦:HRV自律神經檢查
【第十四章】掃描你的大腦:fMRI大腦皮質影像檢查
〔延伸閱讀〕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
〔延伸閱讀〕威斯康辛卡片分類測驗
〔延伸閱讀〕自律神經
〔延伸閱讀〕心率變異度
〔延伸閱讀〕工作記憶
〔延伸閱讀〕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
【第五部】腦創傷治療新趨勢
醫學科技日新月異,腦創傷引起的後遺症有了治療新機會:
隨著新藥誕生,...
*訂單結帳金額若超過$3,000元以上,可能因商品材積過大無法使用7-11超商門市取貨,建議您可將本次商品分批訂購。
相關7-11包裹材積限制可參考以下說明:
商品材積 (若商品不符以上條件,則商品無法配送,需退返廠商。)
商品材積:長 45 公分、寬 30 公分、高 30 公分且重量於 10 公斤(含)以內為限,
但不小於出貨標籤(長 9 公分、寬 12.5 公分、高 0.5 公分)。
ATM
您在本站購買商品時,可利用全台【ATM】進行付款的動作。當您在網站上完成訂單購買程序後,經店鋪確認訂單後,會由樂天自動發信【轉入帳號】至您在樂天所登錄的信箱中。
※提醒您在使用【ATM】的機器時請選擇繳費功能,再輸入信件中的轉入帳號,完成交易後ATM會收取相關的手續費用(一般是15元),我們並不會向您收取任何的費用,請您安心使用。
※ 完成訂購手續,不代表交易已經完成或契約已經成立,倘您尚未完成付款,若交易條件有誤、商品無存貨、服務無法提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之情形,店鋪得於您訂購後兩個工作日內拒絕該筆交易。
信用卡付款
如果訂購時選擇信用卡付款,須請您務必詳實填寫您的資料,以方便與銀行做信用卡資料核對 。
經樂天市場與信用卡中心進行身份以及資料核對後,無任何問題,則店家將進行請款及配送程序。
若您的信用卡資料與信用卡中心不符,店家將店家要主動聯繫消費者確認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