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帳篷推薦指南:露營帳篷如何選擇?
前往戶外露營或是登山需要外宿的情況下,戶外用帳篷是不可或缺的道具。近年來市面上增加了不少帳篷的類型可供選擇,每一種類別的使用情況都不盡相同。以下將帶來這些帳篷的差異以及基礎知識介紹,讓各位在選購之前可以先充份了解後再進行選擇。
前往戶外露營或是登山需要外宿的情況下,戶外用帳篷是不可或缺的道具。近年來市面上增加了不少帳篷的類型可供選擇,每一種類別的使用情況都不盡相同。以下將帶來這些帳篷的差異以及基礎知識介紹,讓各位在選購之前可以先充份了解後再進行選擇。
戶外用帳篷依照形狀別,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只要使用兩至三根杆子就能夠組合合成,規模比較小的帳篷類型。
由於天花板的造型就像圓球一般,因此被稱之為圓頂型帳篷,亦稱蒙古包式帳篷。
圓頂型帳篷的優點如下:
但是是較為簡易的構造,在耐久性上就不如其他類型優秀,另外天花板高度也比較低矮,容易讓人產生壓迫感;圓頂型帳篷為適合短期露營活動時使用,在市面上以這類型的產品最為多樣化。
與圓頂型帳篷相比,家庭用帳篷在尺寸上屬於比較大的帳篷類型。能夠同時擁有客廳以及寢室,非常適合長期露營,亦稱別墅式帳篷。家庭用帳篷優點如下:
但拆解之後的零件相當多體積也大,在搬運上較為不便,再加上平時要如何收納也是相當令人困擾的問題。
圓屋型的帳篷是將圓頂型帳篷(蒙古包式帳篷)以及家庭帳篷(別墅式帳篷)兩者特徵進行合併的結果,亦稱圓頂別墅帳篷,圓屋型帳篷具有以下特性:
由於擁有兩者的優點,相當適合中長期的露營活動時使用。雖然這種類型的帳篷能夠成功消除圓頂型、家庭別墅型帳篷的缺點,但也因此在體積上比前面兩者大,收納、搬運上也比前面兩者困難上許多,在挑選時也須把這點列入考量。
雖然帳篷是沒有經驗的初學者都能輕易組裝之道具,但如果沒有對帳篷基本的構造以及零件有一定認識的話,組裝時還是會碰上一些困難。以下部份將會對帳篷的基本構造、零件進行其功用的說明講解,讓各位能夠對帳篷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項】內帳
為帳篷內層的部份,依據材質大小的不同,在實際使用時舒適性也會有所區別,因此在選擇時請務必對內帳進行仔細地確認。根據產品的不同,有時也能夠見到具有窗戶或是網孔的內帳設計。而窗戶以及網孔將會影響到帳篷內部空氣的流動,因此確認內帳的通風設計也是在選擇時的一大重點。
【第二項】桿子
是組合成帳篷支架的主要道具,依據桿子的數量、粗細、材質等差異,會直接影響到帳篷本身的耐久性。如果想要選擇耐久性高的帳篷,以桿子數量較多,以及材質堅固有韌性的產品進行選擇為佳。
【第三項】外帳
掛在內帳外面的帳篷,能夠保護內帳不被風吹雨淋以及防止凝結露水等。由於外帳是會直接接觸到雨水的部位,因此挑選時需要更加著重於防水機能。
【第四項】外掛式、內穿式
在進行內帳支架組合時,有分成外掛式以及內穿式兩種設計。外掛式設計是指支架立在外面,使用吊掛方式把內帳撐起來的設計。內穿式則是指直接將支架穿過內帳後再撐起來的帳篷設計。另外,市面上有時也能看到將兩種支撐方式混而起來的產品。
【第五項】帳底
帳棚最底下的部份。依據帳底材質厚度的不同,就寢時的舒適度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有些產品在與帳底的相接處縫線相當明顯,這樣的產品容易從縫線位置開始破裂,需要特別注意。因此如果看到了接縫縫線處相當明顯產品時,選擇有經過特殊密封劑處理過的產品,使用起來會比較牢靠。
在戶外露營的時候要有一個可以避免風吹日曬及避雨的地方,需要評估符合自己的需求再選擇天幕帳或炊事帳(客廳帳)是很重要的!通常需要依照季節和天氣氣候來搭配攜帶的帳篷,以下介紹天幕帳及炊事帳的差異。
在戶外露營用品中有一種不同於一般帳篷被稱之為「天幕帳」的道具。其主要功用為防止烈日直曬以及下雨,因此布面面積相當大。
一般的天幕帳,需要一塊布加上多根硬桿才有辦法架設起來,無邊布遮蔽,通風且視野佳,相對收納體積小、較方便。雖然不像帳篷一樣四面都被包圍起來,但是依照帳篷與天幕帳組合方式的不同,最後露營活動的舒適度也隨之有所差異。
比方說,如果在已經設置好的天幕帳下方擺設桌椅,就能夠遠離日曬在陰涼處享受餐點。並且也有避雨的效果,如果預算上還有餘裕的人士,可以優先考慮在露營活動中加入天幕帳。
露營新手搭天幕帳時,通常會覺得有點困難 ,雖然看起來比較美觀、有變化性,但要搭得漂亮其實不簡單,加上若在戶外露營有風雨的時候,就要思考添購有邊布及紗網的「炊事帳」,在裡面煮飯野炊野會比較通風,或者當作「客廳帳」在裡面聊天乘涼。
一般的炊事帳(客廳帳)簡單好用,有固定方形形,通常也稱為「四角帳」。讓露營新手也能輕鬆收搭帳篷,四面都有邊布包起來,包覆性較強,可防風遮雨、防蚊蟲、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