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智慧型手機與傳統手機的不同
由於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 具有獨立的行動OS(Operating System作業系統的縮寫),可透過安裝應用軟體、遊戲等程式來擴充功能的手機,其運算能力及功能均優於傳統功能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比起個人電腦的操作又相對步驟較少,是可以快速操作的通信設備,還可以具有很多方便的功能,例如相機功能、上網通信和各種豐富的應用。因此本篇會帶大家認識軟硬體的部分,以便選擇智慧型手機。
由於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 具有獨立的行動OS(Operating System作業系統的縮寫),可透過安裝應用軟體、遊戲等程式來擴充功能的手機,其運算能力及功能均優於傳統功能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比起個人電腦的操作又相對步驟較少,是可以快速操作的通信設備,還可以具有很多方便的功能,例如相機功能、上網通信和各種豐富的應用。因此本篇會帶大家認識軟硬體的部分,以便選擇智慧型手機。
iOS是由蘋果聯合創始人之一史蒂夫·喬伯斯(Steve Jobs)發布的iPhone中安裝的操作系統。iOS出現在2007年,操作系統更新也定期進行。此外,兼容設備不僅iPhone、iPad、Apple TV等正在擴大其平台領域。
Android是指由Google提供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與iOS不同,Android免費提供開放源代碼,所以手機廠都可銷售配備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因此,Android已經超越了iOS,Android 已是世界上第一大行動裝置作業系統。2008年首次發布Android版,但各手機型號可供下載之最新軟體版本會依據手機型號、地區與軟體釋出時程而有所不同。
電信公司提供智慧型手機用戶行動通訊2G、3G、4G等訊號,讓民眾可以上網、打電話,這些G跟手機記憶體幾G的容量不同。
• 2G:第二代手機通信技術規格,可通話、簡訊、上網等簡單的需求,目前台灣已經全面停止2G的服務
• 3G:第三代通信系統,除了2G需求還能網頁瀏覽、處理多媒體圖像音樂等服務。UMTS格式有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台灣之星電信 ; CDMA2000格式有亞太電信。
• 4G:第四代通訊技術,除了3G需求還能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上網速度加快能滿足用戶對網路服務的需求。(LTE :Long Term Evolution,嚴格說來是3.9G過渡到4G,目前電信業者都直接以4G稱呼)有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台灣之星電信。想要接收電信公司的4G訊號,高速上網,也要搭配能接收4G訊號的智慧手機才行。
台灣目前的手機門號可攜帶原門號碼轉移至另一家電信業稱為「門號可攜服務」又稱NP(Number Portability),指的是用戶轉換電信公司但不換號碼,不管從A公司換到B公司,再換到C公司,甚至再從C公司換回A公司,手機門號都不變,但更動都會需要換一張SIM卡。雖然現在新型手機幾乎支援所有的SIM卡,在選擇智慧型手機時就要注意自己原來門號的是屬於哪個系統,避免SIM卡無法使用。 以及留意門號綁約若在合約期內轉換電信公司,可能會有違約金支付的問題。
手機與通話平板電腦的SIM卡規格主要分成Mini SIM、Micro SIM與Nano SIM三種,目前的4G手機或通話平板電腦則普遍採用Micro SIM或是Nano SIM。目前各電信業者大都已準備三合一的SIM卡,但只要一拆卸後,只就必須使用SIM轉接卡來符合不同手機SIM卡卡槽尺寸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