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電子鍋/電鍋
除了電子鍋的功能類型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電子鍋。本篇將介紹需要注意的重點。
除了電子鍋的功能類型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電子鍋。本篇將介紹需要注意的重點。
現代家庭的飲食是多樣化的,因此電子鍋廠商開發出各種型號的電子鍋來因應每個家庭不同的用餐需求。
以下是電子鍋選擇的7個檢查重點。可以套入自己的生活習慣一一考慮。
首先要考慮的是電子鍋/電鍋的容量。由於多人份的電子鍋/電鍋耗電量也會隨著增加,因此若想省電確定買幾人份的數量就顯得非常重要,而這可取決於家庭成員人數與是否有準備便當等因素。
以下是一般電子鍋/電鍋容量的介紹:
主流類型是6人份電子鍋/電鍋,有各式豐富的型號種類。不過最近的趨勢是以3人份的小型電子鍋為主,很受到老年人或小夫妻的歡迎。
電子鍋/電鍋的保溫功能,必要性其實見仁見智。當家庭成員吃飯的時間都不一樣的時候,保溫就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功能,但也有家庭很少使用它。
保溫的機制每家廠商設計不同,但通常都是使用蒸汽保濕、內鍋的儲熱效果、壓力控制防止氧化等。但現在技術持續進步,許多廠商也都有讓米飯保溫後味道不變的技術。但由於每個型號保溫時間有所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最近的趨勢是IH和厚釜電子鍋,而這類型的電子鍋比以前的電鍋更重。由於重量接近5公斤,所以如果要頻繁移動電子鍋,可以將它放在可移動的架子或小推車上。
另外,在洗米時,內鍋也都幾乎要拿來拿去移動著,確定家中經常做飯的人可以接受這個重量再來購買。
清潔的容易程度依序是微電腦電子鍋 > IH電子鍋 > 壓力IH電子鍋。這跟電子鍋使用的零件數量成正比,越複雜的電子鍋也就越難清洗。
電子鍋需要進行清潔的地方是內鍋和有蒸汽進出的部位,但是隨著壓力功能的附加,壓力零件的維護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最近的機種也有將壓力球和蓋子結合在一起,還可以使用清潔按鈕來自動清潔,更容易清洗的機種也不斷的發展中。
接下來是電子鍋的可操作性。不同類型的電子鍋,在按鈕的安裝顯示器的尺寸大小及語音功能上都不同,即便同類型也可能取決於型號而有所差異。最近推出的電子鍋本體的頂部,已經成為一個平面觸控式面板,可以顯示必要的按鈕。因為更加平滑,可以輕鬆快速清潔,擺在家中任何地方都可以融入室內裝潢擺飾。
不過相對來說,這種全部一起的觸控式機型對老人家來說較難以理解操作。將經常使用的按鈕如米飯定時器,以直觀易懂的方式呈現,並加上明顯的顏色類型、及煮熟通知等,建議推薦給高齡者使用的電子鍋類型。
電子鍋/電鍋幾乎每天都在使用,耗電量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最新的電子鍋通過節約能源技術的進步進行極其細的控制,實現了高節能的效果。
也可以到經濟部能源局查到有申請到節能標章認證的廠牌型號。
高耗電量的IH電子鍋有高火力提高美味米飯的優點。因此可以將節能看作比較標準之一,但不要僅以它為選擇依據。
不僅靠著電子鍋/電鍋本身的節能功能,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平日的使用方式,就能減少使用電子鍋/電鍋的耗電量。
注意以上幾點也能聰明省電。
對那些「我想自己做飯,但是我沒有時間做飯」和「想做蛋糕但沒有烤箱」的人來說,解決煩惱的好用電子鍋就是具烹調功能的新型電子鍋。
在過去電子鍋/電鍋就是為了煮出好吃的米飯而已,但最近的電子鍋加入了許多做菜的新功能。
例如在內鍋上方裝上料理盤,就能同時煮飯與做菜。電子鍋的料理選單可以選擇做燴飯、燉飯等,有些還有蛋糕和麵包功能的選單。
有些人還用電子鍋做烤牛肉或烤豬肉。可以安全烹飪而不用火,只需按下開關即可輕鬆烹飪,因此非常推薦給料理新手,要不要也試著來挑戰電子鍋食譜呢?